自律比智商更重要
以推動正向心理學研究聞名的馬丁塞利格曼(Martin E. Seligman)博士,是美國賓州大學心理系教授,他曾經擔任過美國心理學會的主席,以前,心理學的研究一向只注重在病態心理或變態行為上,塞利格曼博士首先打破傳統,大聲疾呼心理學應該重視健康的人,指引大家培養快樂、健康的情緒,十多年來,他不但投入「正向心理學」的研究,獲得可觀成果,也激發心理學界往正向情緒(positive emotion)方面拓展研究領域,他還陸續在美國出過好幾本暢銷的大眾心理書籍。
塞利格曼博士認為,真正的快樂是能夠運用個人所長,投身於有價值、有意義的工作之中,而非來自於泛泛的外在獎賞或激勵。
我們與其怨嘆自己是外在環境的受害者,還不如發掘自己的長處,把時間投注在有意義、能發揮自己能力的事情上。
若我們運用自己的優點,做有意義的事,這種快樂遠比單單追求物質享樂來得持久,也更能得到心靈的滿足。
塞利格曼博士最近和Angela Duckworth探討自律對學習的影響,他們估計過,在美國大約每10篇探討IQ與成績有關的論文,才有不到1篇跟自律(self-discipline)有關的文章。
即使對自律的研究這麼少,結果卻發現自律對學習成就有很大影響。
1980年代,Walter Mischel和同事們對4歲的孩子們做實驗,他們先給孩子一顆糖,並告訴他們假如能等幾分鐘後再吃的話,就能再得到另一顆糖,結果發現那些能忍住不馬上吃糖的孩子,10年後的成就比較好。
其他論文也發現品格跟大專成績間的關聯,自律與美國大學優等生獎勵(Phi Beta Kappa awards)間的關係。儘管如此,可能因為在衡量自律程度上的困難,大部分論文對自律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。
塞利格曼和Angela Duckworth就思考到:「是否能有更健全的衡量自律的方式,並以此證明它比IQ更與學習表現相關?」,為探索這個問題,他們展開了兩年的研究計畫。
他們在開學時針對一群八年級生(相當於台灣的國中2年級學生)做研究,並使用5種不同的方式來計量自律,如衝動行為問卷、自我控制問卷、請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自律程度做評估、以及跟Mischel類似的延後滿足測驗,(他們給學生一個裝了一塊錢的信封,然後告訴學生,他們可以馬上花掉錢,也可以等一個禮拜後,把裝錢的信封帶來領兩塊錢的獎金)當然,他們也對學生做了IQ測試 (OLSAT7, level G)。
學年結束時,他們以好幾種方式衡量學生的學習表現,如期末平均成績(GPA)、春季學測(spring achievement test)、是否獲得志願高中的入學許可、花在家庭作業上的時間等等。
結果除了2種評量外,其餘都顯現出自律比IQ更與學習成效相關,其中最大的發現是學生成績跟自律的關聯度是0.67,遠高於跟IQ的關聯度0.32。
塞利格曼和Angela Duckworth用比較好的方式來衡量自律程度,結果發現自律比智商(IQ)更能預測學習成績。低自律的人比低智商的人成績更差,高自律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成績表現更好。
這個結論也印證我最近數年來的思索,自律在一個人的事業或學業的成功上,佔了很重要的位置,卻一直被大家忽略了,反而過分重視IQ測驗的成績,忽略了培養孩子自律能力的重要性,自律能力也就是我們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,自律是我們為了達成目標而對自我所訂的要求,例如減重、寫日記或每天背五個英文單字等,但我們常會因為一時興起,而違犯規律,一次、兩次之後,就越來不把規律當回事,恆心和自律是穩實成功必不可少的要件,卻很少受到社會的重視。
智商是天生的,我們只能接受自己的智商測驗成果,但我們可以靠後天的意志來培養自律的能力,為了自律,我們不得不犧牲一些當下的享受,例如美味當前,要忍得下多吃一筷子的衝動,身體再累,還是忍住睡意,在就寢前回想一下當天的生活,自律與犧牲是一體兩面,柯維博士說:「犧牲就是為了更好事情而捨棄某些事。」,當我們有強大的、讓自己心動願景與目標時,實踐自律的動力就強大多了!
自律比智商更重要
相關文章